科技人物

80后的张杰是名“非典型”学霸,这位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曾是田径运动员,还一度进入省队。不过因为个人资质的原因,运动员之路中止了,但对体育的热爱却长存于心。

他正努力将所学与体育融合,16年5月,他组织团队在广州创办公司,并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研究出全球领先针对于校园体育教育的人工智能模型。他们的智能脚环可以分析学生长跑、折返跑、跳绳等多个体育项目,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在足球领域,智能脚环可采集带球速度,带球时间、传射速度等20多个维度的人球结合数据,为教练员在训练和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张杰的体育梦如今变得更加宏大,他希望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校园体育赋能,更多的孩子能够挖掘自身潜能,在不断提升中寻找快乐,而在“数据”这双慧眼的辅助下,教练也不再错过任何一个好苗子,为中国体育事业输入更多人才。

博士的体育梦想2009年张杰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201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学习。他主要研究的是硬件可靠性设计,硬件安全和机器学习。

其实这个学霸,曾一度想往运动员上发展。“我从小练了三四年的田径,进过省队,但因为自己一些自身资质的问题,没有办法上去,于是就回过来念书了。”张杰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说。

张杰说,从小练体育对他的影响很大。除了身体之外,人格也得到了锻炼。当初张杰在学校的比赛、市里比赛都很出色,然而去到省队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人外有人,你必须要接受这种现实。”他说,体育能让人更早地接触到成功与失败,并会让人更成熟的接受“成败”。

“我的高考没考好,但是人生路漫长,不是某一节点就能决定一辈子。”他说,现在的孩子因为一门心思在学习,很少接触大起大落,失败来临时能否再次振作会是个难题。

虽然运动员梦想中止,但是张杰努力用自己所学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与体育结合,让孩子热爱体育,并且在体育中得到成长和快乐,这已经成为他更大的梦想。

让数据反映人的运动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期间,张杰主导并参与了香港创新科技署初创企业资助的可穿戴智能足球分析平台研究。

那段时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影响着绿茵场上的强弱较量。巴西世界杯,德国队通过大数据系统对球员跑动、传球等数据的捕捉和分析,辅助教练评估每场比赛的状况和每个球员的特点,最终夺冠。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也提出,“推动互联网技术与足球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促进足球产业多点创新。”随后中国的职业足球引入大数据系统,进行技战术分析。

比起职业足球大数据关注于战术统计、强度负荷,张杰希望大数据技术能更关注技能技术类的数据,以更好的应用在青训上。“这些数据能够帮助更多的小球员提升能力,但是国内在这一领域相对空白。”

虽然绑在脚踝上的脚带,可以采集一些物理性数据,但是如何能深度挖掘,将它们转让为可以利用和参考的运动数据,这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数据本身不带任何信息,如何将运动能够关联起来,如何将传感器的数据反映人的行为,你是不是在带球,传球和射门?”为此张杰团队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体育系的教授做了长时间的技术攻关。他们采集近三十万条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检测,产品设计,形成海量数据库,完成了大数据建模。他们自主研发的三维空间精准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准确测量、记录、分析人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张杰原本可以在高校任教,但是他希望更切身的追逐内心的体育梦想。2016年9月,张杰组织团队成立公司,中国校园足球正因他们的技术发生着改变。

数据成了球探贵州被称为“大数据之都”,在贵阳安井小学,在每一场校园足球联赛过后,安井小学足球队教练关泽文的平板电脑上都记录着球队乃至每个球员的无球跑动距离、冲刺次数、带球距离、传射次数等20多个数据。脚上的各种动作被采集成为20个维度可参考的运动数据,并且还能进行二次运算,转化为爆发力、战斗力等数据。

这些数据都来自于带在孩子脚踝上的智能脚环。为了克服传感器的误差,张杰团队自主研发的技术消除了其中的噪声。

除了比赛,关泽文也将产生的数据利用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调整训练策略,给每个小球员提供有针对的训练。

在科技的辅助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安井小学的校园足球开展的有声有色,小球员也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去年,关泽文所写的《安井小学足球队智能化训赛案例》获得贵州省教育学会2018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及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

不仅在校园,张杰团队的智能脚环更深入的嵌进了中国足球的青训系统。张杰说,每个球员都会有个性化的数据,当教练需要培养某一类型的球员就不再只依靠主观经验,数据会成为参谋。在大量的球员里,他们更精准的识别人才。

大数据让体育课更加智慧不仅仅是足球,张杰团队的技术已经覆盖到校园的体育课。

今年5月28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中心“人工智能”培训班来到广州市增城区新星学校,他们带着宁夏的100多名学员体验了这所学校的智能体育公开课。为什么选择这家民办学校作为参观对象?因为张杰团队已经在用数据化改造这所学校的体育课。通过穿戴式的设备,孩子体育课的数据被记录下来,家长也能同步看到。

今年5月7日,利用智能脚环,该校初三一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中长跑成绩提升训练。第一次测试后,脚环完整记录了每个学生在每个中长跑时段的速度、步幅、步频。对成绩优秀和不及格的学生进行数据对照,发现不及格的学生刚开始普遍跑得太快,影响到后边的途中跑和冲刺跑。

通过数据分析,他们建议进行为期2周的跑步节奏训练,使用前程降速、途中保持、后程发力的跑法。在5月21日的测试中,该班级男生一千米跑的平均成绩由61.47分上升到73.24分。女生八百米跑的平均成绩则由64.44分上升到78.75分,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减少。在科技的帮助下训练,这些孩子自信地完成了体育中考。

和传统的训练相比,大数据技术加成的体育训练更加高效、更加科学。虽然自己没能成为运动员,张杰觉得,能为中国足球或者中国青少年提高体质提供一点力量,那就是有价值的事情。

张杰人物简介

张杰,广州深灵科技有限公司CEO、CTO。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9月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获得山东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学习。研究领域包括硬件可靠性设计,硬件安全和机器学习,并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

曾参与多项国家863研究项目、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和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项目。曾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创业前期的孵化器中心和香港应用科技院创新跑道。率领团队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区二等奖、第五届广州“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2019年广州青创杯优秀企业等多项荣誉。

创新感言

我一直对自己说,数字体育和科技体育是个趋势。创新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自己内心认可的方向,尽管路上会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坚持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非常重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杨耀烨、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编辑刘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楚丽生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