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孙杨因肩部伤势宣布退出100米自由泳预赛,这是他继19日放弃800米自由泳后,本届赛事第二次退赛 。从现场画面可见,他的肩膀和后背贴满肌贴,赛后采访中他含泪坦言:“前150米还能坚持,后程手完全抬不起来。” 事实上,退赛早有预兆——在此前的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他以3分47秒53夺得季军,赛后首次透露肩部积液严重,需抽液治疗;200米决赛中,他带伤游完全程,最终以1分47秒81位列第八,赛后直言“动作因疼痛变形” 。四天三赛的高强度下,34岁的孙杨坦言“年轻人付出八分力,我要付出二十分” 。这场体能消耗战,最终以100米预赛退赛画下休止符。
作为中国游泳史上首位奥运冠军,孙杨的复出之路充满挑战。自2023年解禁复出后,他始终在“高龄”与伤病间挣扎。本届赛事,他大胆报名四个项目,试图重现巅峰期的多线作战能力,却因身体状态被迫放弃半数赛程 。
在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冠军潘展乐的成绩(1分44秒左右)远超孙杨的1分47秒81;而孙杨的400米成绩(3分47秒53)较其巅峰时期的3分40秒级相差近7秒 。正如业内人士分析:“他的竞技状态与巅峰期差距显著,体能管理未能带来预期突破。”
孙杨的退赛,是中国泳坛新老交替的必然,也是个体对抗时间法则的悲壮注脚。当掌声与质疑同时涌来,这位老将用伤痕累累的肩膀扛起了一个时代的落幕。或许,真正的体育精神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每一次跌倒后,仍能笑着说出:“我还会再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