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运动

保龄球最高管理机构无起源约七千年前的埃及特征是否身体接触否队员通常是单人,或团队。是否男女混合是的,有时候联赛或分队存在奥运否

保龄球(bowling)是一种适合室内、户外运动,持球者把球朝著目标物击倒的运动。现在的球具、场地、目标物及计分方式都有国际标准、规格和规范。

游戏变化[编辑]

瓶制保龄球[编辑]

室内运动

持球者把球朝著球道上排列球瓶用滚动的方式击倒的运动,现在的保龄球无论在球道、球瓶及计分方式都有国际标准和规格作为规定和规范。

5瓶制保龄球(英语:Five-pin bowling)

9瓶制保龄球(英语:Nine-pin bowling)

10瓶制保龄球,由9瓶制演变而来,常见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

短瓶制保龄球(英语:Duckpin bowling),由10瓶制演变而来,瓶身长度较为短小。

直瓶制保龄球(英语:Candlepin bowling),瓶身笔直,类似蜡烛。

滚球投掷[编辑]

户外运动

滚球

草地滚球

硬地滚球

地板滚球,主要适合年长者、年幼者,以及行动不便人士。

法式滚球

名称[编辑]

“保龄球”这一中文名称是英文“bowling”的音译。早先被意译为“地球”(bowling alley)[1],如1928年开业的天津劝业场“八大天”娱乐设施中的“天纬地球社”和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南斯拉夫译制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库斯曼地球厅”是一个有两条球道的保龄球场。

历史[编辑]

16世纪

1899年同乐

1910年球馆场地

1910年球馆人工作业

1981年柏林某球馆

参见:地掷球

早在前7200年古埃及的古墓中被考古学家发现有九个球瓶和一个石球,因而被认为那时可能就有类似保龄球的运动。在埃及发现前332年到30年的建筑遗迹,据推断可能是人类最早被发现的保龄球场。之后到了3到4世纪的欧洲,变成了宗教仪式,把球瓶当作是恶魔,然后用球去击倒,作为除魔的象征。而中世纪的宗教革命之后在德国,保龄球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九瓶运动(skittles)。在16世纪传入美国,然后1930年代逐渐由九个球瓶演变成为现在的十个球瓶的保龄球运动。[2]

参考资料[编辑]

^ naer. [201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 保齡球運動. [2017-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保龄球运动(分类)

规范控制数据库 学术

AAT

其他

N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