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街机
经营
编辑
中国大陆的街机游戏历史始于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街机游戏通过香港传入沿海城市,逐渐扩展至内地。当时,家用游戏机尚未普及,街机游戏成为大众接触电子游戏的主要途径。初期流行的游戏包括《吃豆人》和《小蜜蜂》等简单游戏。[22]
1987年,《魂斗罗》在中国大陆引起广泛关注,成为街机厅的热门游戏。随后,卡普空的《吞食天地2:赤壁之战》于1992年在中国大陆流行,因其三国题材和独特的战斗系统,深受玩家喜爱。该游戏在中国被称为《三国志》,并引发了玩家对游戏的“爆改”,如增加操作台以实现多人同时游戏。[22]
1990年代末,台湾IGS推出的《三国战纪》和《西游释厄传》等游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破了日本厂商在中国大陆街机市场的垄断地位。[23]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停止审批新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并禁止现有场所增添或更新任何类型的电子游戏设备。此举对街机行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许多街机厅被迫关闭或转入地下运营。[24]
尽管2011年起街机厅审批重启,2014年“游戏机禁令”解除,但街机行业已难以恢复昔日辉煌。 [24]中国大陆引入街机游戏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多困难。比如,游戏内必须使用中文,因此必须制作本地化的版本才可以运营[25]。
生产
编辑
中国最大的街机游戏生产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番禺的街机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大型电子游戏机的进口为主,后来逐渐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场地策划、管理经营、售后配套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番禺约有1500家游戏游艺生产厂家,就业50000人左右,带动全国1000亿以上的线下游乐消费。[26]中国大陆最大的街机游戏公司华立科技就在番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