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拔河比赛将亮相全运会闭幕式:全民健身风潮再掀高潮
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即将落下帷幕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拔河比赛被正式纳入闭幕式展演环节,成为本届全运会“全民全运”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传统体育盛会注入鲜活民间元素,更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集体竞技形式,向全国观众传递出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参与”的核心价值。
破圈融合:从田间地头到体育盛典
拔河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运动,在我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此次全运会闭幕式特别策划的群众拔河展演,突破了传统竞技体育的框架,将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代表队、近500名非专业选手推上国家级舞台。参赛者涵盖农民、工人、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多元群体,年龄跨度从18岁至55岁,其中既有连续三年夺得省级民间拔河赛冠军的“草根劲旅”,也有首次组队参赛的少数民族代表队。这种“去精英化”的设计,让体育竞技回归大众本质,生动诠释了“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办赛理念。
科技赋能:传统项目焕发新活力
为提升展演的观赏性与安全性,组委会引入多项创新技术。场地采用专业防滑草坪与智能应力感应系统,可实时监测队伍发力均衡度;参赛队员配备轻量化智能背心,通过LED灯带直观展示团队配合节奏;空中无人机编队将根据比赛进程变换灯光造型,营造出“力与美”交融的视觉效果。更令人瞩目的是,展演环节特别设置“跨屏互动”环节——全国观众可通过手机APP参与虚拟拔河,实时数据将投影至现场大屏,形成“万人同场竞技”的震撼场景。
文化叙事:一根绳索串联家国情怀
展演总导演李明透露,整个节目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三个篇章展开叙事:第一篇章“血脉相连”展现各民族队伍携手入场;第二篇章“砥砺奋进”模拟抗洪抢险、脱贫攻坚等场景中的集体力量;终章“星辰大海”则用巨型绳索拼出“14”字样,致敬第十四届全运会。值得关注的是,所有道具绳均由回收渔网再生材料制成,每根绳索末端都刻有捐赠者姓名,这种设计既体现了环保理念,又让普通民众成为全运历史的见证者。
专家解读:全民健身的里程碑事件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负责人表示,将群众拔河纳入闭幕式具有多重示范意义:“这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从‘有规模’向‘有质量’跃升,通过打造具有仪式感的群众体育IP,激发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庆伟指出,此举或将推动拔河运动从民间娱乐向标准化竞技项目转型,“目前国际拔河联合会正在推动项目入奥,中国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组委会消息,本次群众拔河展演将于闭幕式当晚黄金时段播出,预计覆盖观众超5亿人次。随着全运圣火缓缓熄灭,这根凝聚着亿万民众力量的绳索,必将继续牵引着中国体育迈向更高水平的全民参与新阶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