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强教练很可能采取“四进四出”的调整策略。赵继伟预计将顶替高诗岩,崔永熙顶替雷蒙。曾凡博可能顶替赵嘉义,杨瀚森则可能顶替李祥波。
这样调整后的后卫线可能包括赵睿、胡明轩、赵继伟、程帅澎和廖三宁。锋线将由朱俊龙、崔永熙、曾凡博和王俊杰组成。内线则包括胡金秋、杨瀚森和余嘉豪。
但这一阵容存在变数,海外球员的可用性尚未确定。王俊杰那时可能正在参加NCAA比赛。杨瀚森可能参加NBA常规赛,曾凡博若留在NBA也可能无法回归。
如果这些海外球员无法回归,崔永熙等将有机会顶替他们的位置。周琦如果恢复良好,也很可能重返国家队顶替内线位置。郭士强教练在亚洲杯期间展现了独特的战术理念。他推行“7秒快攻”原则,要求球员在抢到防守篮板后必须在7秒内完成首次传球或投篮。这一改变彻底打破了中国男篮慢的惯性。
他还进行了内线功能的现代化改造。余嘉豪开发出挡拆后外弹的中距离,命中率达到42%。胡金秋则强化了空切篮下的终结能力,场均完成2.3次无球切入。
面对韩国队“小快灵”的特点,郭士强可能会用无限换防体系。在亚洲杯对阵韩国时,他曾经派出赵睿、高诗岩和朱俊龙的“铁锁组合”。这套阵容通过无限换防将韩国三分压制至24投仅3中,命中率仅12.5%。
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的三分命中率飙升至41.2%,高居赛会第一。胡明轩在决赛中投中5记三分,王俊杰保持47.8%的三分命中率。这些数据证明了郭士强战术改革的效果。
球队的快攻比例从18%跃升至31%,效率提升40%。助攻数达到场均22次,较上届增长35%。这些变化显示中国男篮正在与国际篮球潮流接轨。
世预赛前的时间相当紧迫。全运会男篮比赛将在世预赛前一周结束。留给中国男篮集训的时间仅有一周左右。这种时间压力对球队磨合构成巨大挑战。
韩国男篮的阵容也会有所变化。打NCAA的吕俊锡可能无缘这次世预赛。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在亚洲杯中国男篮仅以8分险胜韩国男篮。这次世预赛再次相遇,双方都会全力争胜。
郭士强教练在亚洲杯已经展示了应对压力局面的能力。半决赛对新西兰时,他首节就启用全轮换,10人得分拖垮对手。廖三宁在末节独得12分成为奇兵。
他弃用徐杰而启用高诗岩作为“防守尖兵”,取得 15净效率值。这种用人选择显示了他对功能性球员的重用理念。
郭士强还建立了教练扛责机制。他强调“选人、战术是我的事,出错我负责”。这种担当精神彻底释放了球员的心理枷锁。
中国男篮在亚洲杯决赛中一度领先澳大利亚15分。
赵睿带伤作战,胡金秋眉骨开裂仍拼杀40分钟。20岁王俊杰抽筋倒地仍坚持比赛。
现在,郭士强教练需要将这种精神延续到世预赛中。对阵韩国队的比赛将是对他执教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这场比赛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中国男篮的小组出线形势。
中国男篮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北同处B组。小组前三名即可晋级12强。
11月28日主场对阵韩国和2月26日客场挑战日本是关键战役。郭士强教练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成阵容调整和战术磨合。
他必须权衡球员的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效果。还需要考虑海外球员的可用性和身体状况。
最终名单将以赵睿、胡金秋、王俊杰为铁三角。搭配双塔与机动性锋线,依托12人轮换深度冲击世界杯资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